2010年4月25日 星期日

文件掃描系統

理想:備份的文件全部掃入電腦存檔,不再使用紙本儲存。
設備:kodak i1220 scanner
軟體:kodak capture pro
TODO:備份文件可網頁搜尋(almost complete)
說明:
  1. 計畫目標:將每天產生數千張的檢驗單轉成電子化保存,解決無處可放的困境及滿足單據保存三年還有便於尋找。
  2. 設備及軟體如上述。scanner每分鐘可掃30頁(雙面60頁),軟體可將檢驗單上的條碼(檢驗單號或者檢體試管編號)做辨識及轉換成檔案名稱,可以選擇圖檔(TIFF)或PDF,方便尋找。軟體還可以選擇掃描條件如紙張厚度,單/雙面,去除空白頁,彩色/黑白,條碼辨識區塊,輸出檔案名稱架構(如組別/日期/流水號),最多可同時輸出兩種檔案格式。
  3. 實做:已經施行兩個月,started from 2010/4/1。
  4. 容量:約2000張/天,需3G硬碟空間/月。PDF 與 TIFF格式大小相差不大。
  5. 備份:因為事關資料重要性,計畫備份兩份在不同的電腦。
  6. 困境:有黏貼的單張較麻煩。要花人力去掃描。
  7. 進階:備份同時,將檔名寫入資料庫,可用網頁查詢聯結。不需幾秒就找到原始單據了,突然有一種"爽"的感覺。
  8. 注意事項:不能有訂書針,一開始我覺得最麻煩的事情,大家一起努力解決了(買了好幾個除針文具),科內能不用的幾乎都不用了。
  9. 其他應用:A.占空間的紀錄單張。不過需要另外解決 OCR (光學辨識文字系統)的問題,通常這些單張,不會有條碼,沒設定好檔案名稱,將來也是找不到資料呀!B.實習生的學習紀錄,實習生辛苦的幾個月,現在都有本"portofolio",實習完後只剩下影本。如果評鑑時展示電子檔的學習歷程,夠cool吧!

2010年3月10日 星期三

看見今年的第一隻燕子

今天早上在木柵,看見今年的第一隻燕子,低空從我的車頂掠過,並且在馬路上空轉來轉去,再加上寒流之後的陽光,讓人超開心的。
今年的第一隻燕子,3月11日。

兩年前在新店地區注意到在春天看見第一隻燕子的日期是3月10日。後來開始注意這些燕子什麼時間出現,大約停留時間是6個月,也就是說,9月之後應該就看不到了。不過在五股的一條河(橫窠??不確定)上常有大群燕子盤旋,9月之後還看得到,只是不住在附近,不知道它們最後離開的時間。

停留幾個月的時間,有些窩裡會冒出幼鳥的頭吱吱喳喳。好想在這些窩旁裝24小時監視器,紀錄它們的生活。

2010年2月3日 星期三

A型流感快篩陽性率

小醫院的數據,Sample size 小,僅供參考
大約的Positive rate:

Aug, 2009: 35%
Sep, 30%
Oct, 46%
Nov, 42%
Dec, 26%
-----
Jan, 2010:16.8%
Feb, 10%

...忘記自己何時打的疫苗了 :p
現在整體送檢體的數量已經降低很多,四月份之後,會恢復自費項目。

在天頂的獵戶座

都是醫院的東西,太無聊了,來點別的,拍攝時間2010-1-15,地點:林口

2010年1月7日 星期四

填寫不打季節流感的原因

醫院竟然要求每個不打疫苗的人填寫"原因"!當小學生管理?

曾經聽過一個感控的評鑑委員說:感控與人權之間是互相排斥的,你要有好的公衛、感控,就不能給太多的人權!給了太多人權,感控就做不好。

所以,我要犧牲自己的人權,去填寫不打疫苗的原因 "不想打!"

2009年12月28日 星期一

為何B型用血量比較低?

依照人口血型的分布


A 約 27.1%,B 約 24.5%,O 約 42.1%,AB 約 6.3%


用血量(Packed RBC)的比例:

A:27.3%,B: 23.4%,O: 42.6%,AB: 6.7%

笑問同事:B型的人都比較怕死,比較不敢冒險,所以出意外比較少,用血量與人口分布比例少 1%?

just for fun. 我也是 B型說!

2009年12月27日 星期日

為什麼台灣1U血袋是250ml? 而美國1U血袋是500ml?

聽說有個醫院做 JCI 預評,委員問到:
  • 台灣的一單位是 250ml,有啥參考來源?
找半天是沒有參考依據,但有一個捐血者標準可能可以解釋:體重大於60kg才可以捐500ml。
難道不能回答:奇怪!國家捐血中心政策就是如此,有啥好討論的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