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5年4月7日 星期二

評論不想評論的事情


  看了一篇文章,感覺太多不合理的推論,心裡很難受,還是抱怨一下吧。

先看這篇文章:蘋中信:為富不仁的八百萬人(何飛鵬)

http://www.appledaily.com.tw/appledaily/article/headline/20150406/36478269/

再看這篇評論的文章(寫得挺好):這八百萬人存在過嗎?
http://fredjame.com/post/115641270051

  我如果要在檢驗研討會發表甚麼簡單的統計分析數據,老闆都會一再詢問:你的證據在哪裡?有統計上的差異嗎? 我們必須對自己提供的資料負責任。

    文中提及(有三分之一的八百萬人,擁有了台灣絕大多數的財富,過著極富裕的生活,他們不斷的講究生活品質,造成了吃喝玩樂的高價書的市場出現;而最底層的三分之一, 約七百萬人,活在正常的生活水平之下,他們根本沒有餘裕購買圖書,造成了圖書總市場的衰退;而另三分之一,則是年輕的工作者,他們很努力的打拼,但生活僅 足以溫飽,可是他們仍然努力的上進,看書學習,是圖書的主力消費群。)

問題一:不知道何執行長是否有統計數據證明買"吃喝玩樂高價書"的人是後文提及的"大多是五、六十歲以上的老人...享受人生,開始講究生活品質,積極投入吃美食、用有個性的高價品、打高爾夫球、品紅酒..."
  • 買"吃喝玩樂高價書"的年齡層分佈為何?
  • 收入分布為何?
  • 在這三組八百萬人的族群比較購買書的種類是否有差異性?(難道年輕人不吃喝玩樂?出去玩不會跑得比老人快?)
  •  證據在哪裡?

文中提及(當我用這樣的假說,進一步的推演之後,得到更發人深省的事實...)

問題二:何執行長的"假說" (寫論文最喜歡說 hypothesis 了)必須先證明問題一,三個族群購買"吃喝玩樂高價書"是有差異性的之後才能繼續往下看。如果假說被推翻了,後面的推論也不成立了,是這樣嗎?


文中提及(這八百萬人的消費實態,驗證了台灣這些年高價美食餐廳的出現,動輒一客三、四千元的法國餐、日本料理;這幾年台灣高爾夫球場球證的價格也漲了百分之八十到一倍左右,也造就了都市精華區動輒一坪一、兩百萬的豪宅成為市場顯學)

問題三
  • 這八百萬人有多少人會去吃一客三、四千元的餐?
  • 有多少人擁有高爾夫球證?
  • 數字是多少,百分比是多少?
  • 證據在哪?
  • 若以 80/20 比例算有 160萬人好了,能代表其他640 萬人嗎?能夠證明這160萬人會去買"吃喝玩樂高價書"嗎?跟其他的族群有買書種類的差異性嗎?

文中提及(這八百萬人中還有一群人是退休的公教人員,每月穩定的退休收入,也讓他們有機會參與這八百萬人的「為富不仁」)

問題四:目前已退休領18%的人有42萬人(數字來源:該文網頁底下陳穎川回應)
  • 有多少人會去吃一客三、四千元的餐?
  • 有多少人擁有高爾夫球證?
  • 這群人"不仁"的事蹟為何?能具體說明嗎?
  • 能夠證明這42萬人會去買"吃喝玩樂高價書"嗎?跟其他的族群有買書種類的差異性嗎?
**坦白說,我是衝著這點才決定要寫這些問題的,如果何執行長對"退休的公教人員"有意見,應該去抱怨"制定這個政策的人",而不是去抱怨被這個制度分配的人!懂嗎!


 文中提及(我們不期望這為富不仁的八百萬人降低生活水準,只期望他們有所反省,善盡社會公民的角色!)

問題五: 這邊提到的"反省"、"善盡社會公民的角色"有哪些選項?若照前後文看來,我可以設定幾個,但是不知道是否是何執行長所指?
  1. 去多買城邦集團出的平價書 (記得不能是城邦集團出的"吃喝玩樂高價書",否則你就落入了八百萬人的無窮迴圈裡面!)
  2. 不要再吃美食了
  3. 不要再買高價品了
  4. 不要再打高爾夫球了,尤其不能擁有高爾夫球證
  5. 不要再品紅酒了
  6. 不要再炒房了

後記:我朋友也有從事出版業,整個印刷出版業都在衰退,不管是雜誌或是書,在上架前會不會賣,沒人說得準。也和朋友討論過現在大家都只看電子媒體了,有可能轉型電子化嗎?最後都繞回死胡同,老闆不肯改變或是電子版複製太容易。

    要把整個出版業衰退怪在八百萬人身上嗎?未免太過沉重,無關於哪個八百萬人的事,不過是藉題發揮罷了。

2014年5月29日 星期四

Thank you MKW (Mario Kart Wii)

  On 2014/5/20, Nintendo shutdown the MKW server!

    MKW陪我可能有5年的時間了,它帶著我經由網路認識了許多人,有美國、法國、德國、荷蘭、日本、也有台灣的朋友。我錄了很多的比賽影片貼上 youtube,時常去關注哪些國家看了我的影片;我加入的 skype MKW 群組認識了更多人,很習慣地用英文跟他們聊天,不只是 MKW 的東西,有時只是鬼扯,雖然大多時間都只是聽著他們說笑,也給我很多歡樂;他們還很愛看動漫(宅男都這樣吧!)介紹了我幾部感人的片子,讓我多了解了一些故事。

    5月18日考完了國中會考,花了整個下午與晚上,跟 MKW 說再見,連上 skype 跟因為準備考試而許久沒聯絡的美國朋友聊聊,再次握上賽車的把手,在電視機前面馳騁。

    雖然有hacker模擬了 Nintendo MKW server,更改 DNS server 好像就可以再連上線遊戲,但我也不確定將來我會不會再玩 MKW了?網路評論說,關閉 server是一件必然的事,公司必須存活,就要發展新產品,就像微軟,不是也停止了 XP的支援?科技總要向新的方向發展!

    這些複雜的感情,只能濃縮成一句話,放在我的 skype  心情小語"Thank you MKW!"


    以上故事的主角是 ProustKuan

2014年4月27日 星期日

這款的急診醫師+老闆

有個急診的L醫師,常常在亂開領血單,這次真的出事了,還好沒輸給病人,但報廢了10袋新鮮冷凍血漿!住院負責的醫師填回的報廢說明單上面寫"急診叫錯血"。

輸血委員會有個單子叫做"異常用血申覆單",拿給這個醫師寫,L醫師回覆"我沒叫錯血,急診醫師負責急診的部份..."

真敢說!其實我們這種小醫院不常遇到一次要輸 12袋新鮮冷凍血漿的案例。



後來輸血委員會說要請老闆瞭解一下,急診為何要輸12袋血漿,急診的主管拿了某外科的會診單,上面寫了建議輸血(新鮮冷凍血漿或血小板)補充凝血功能。
之後,老闆教我再送一張異常用血申覆單給某外科,問他們"為何不寫上要補給袋?"

**我的天呀!老闆跟急診醫師是都沒大腦嗎?
**如果質疑會診醫師不註明應該輸幾單位FFP,那為何開了12單位領血單?不會問一下嗎?那別人建議了血小板,為甚麼不開血小板呢?
**最不爽的是要我來檢討,我又檢討不到他們... 怒!

2014年2月18日 星期二

WBC Count 227k 之 buffy coat!

今日備血,要吸血球時被厚厚一層 buffy coat 嚇到,一度誤以為是血清分離膠gel,查一下 CBC data 吧!
  • 白血球計數 WBC = 227K/ uL (22萬7千, 正常人應該在 1萬以下)
  • 血小板計數 PLT = 1060K /uL (106萬, 正常人應該在 40萬以下)



2014 新店燕子

2月16日,今年早了一個月!

2014年1月2日 星期四

If HIV test positive like this,how will you present the result?

如果有一個案例, 在常規檢查HIV陰性反應,因為你心血來潮,另外加作了HIV抗原反應,結果為陽性反應(borderline),這時候你要怎麼發報告?